热电偶和热电阻
热电偶和热电阻是工业领域中常用的两种温度测量传感器,它们在测温原理、测量范围、精度、稳定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
了解这些区别对于选择适合的温度测量设备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热电偶和热电阻在使用上的区别,并提供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01
测温原理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塞贝克效应,即当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回路中将产生一个电动势,该电动势的方向和大小与导体的材料及两接点的温度有关。
热电偶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温度测量。
而热电阻的测温原理是基于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当热电阻受热时,其电阻值会随之改变,通过测量这种电阻值的变化,可以推算出温度值。
热电阻通常与电桥等电路配合使用,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差来计算热电阻的电阻值,从而得知温度。
热电阻主要分为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
02 测温范围
热电偶通常具有较宽的测量范围,能够测量从低温到高温的广泛温度区间。
例如,K型热电偶的测量范围为-200°C到1250°C;而热电阻一般用于测量较低的温度范围,通常在-200°C至600°C之间。
特定类型的热电阻,如铂热电阻(Pt100),其测温范围可覆盖-200°C到500°C。
03 性能稳定性
热电阻由于其测温原理,通常具有较高的测量精确度和较好的稳定性,适用于高精度温度测量场合。温度变化时电阻值变化较小,误差较低,长时间使用后性能仍能保持稳定。
热电偶的优势在于其响应速度快,能迅速反映温度的变化,适用于需要快速测温的场合。但由于其工作原理依赖于材料的热电效应,热电偶的稳定性较差,受温度变化、氧化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需要定期校准以保持精度。
04 使用注意事项
热电偶:
选择合适型号:根据测量温度范围选择适当型号,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正确接线:接线应避免接反或短路,并要加装保护管以防机械损伤和电磁干扰。
安装位置:应安装在能代表工件温度且温度均匀的位置,避免安装在局部高温区,并尽可能垂直安装,水平安装时需加以支撑。
定期校准:由于热电偶的热电特性会随着使用时间发生变化,定期校准非常重要。
热电阻:
选择合适型号:根据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热电阻规格,并确保温度不超过其最大工作温度,以免损坏。
避免干扰:安装时应尽量避开其他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确保测量精度。
使用保护套管:在腐蚀性或易损环境中,使用保护套管保护热电阻免受损害。
温场考虑:测量温场温度上限应接近热电阻测量范围上限的三分之二,避免长期在极限温度下工作,以延长使用寿命。
05 总结
热电偶和热电阻在测温原理、测量范围、性能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热电偶适合宽范围的温度测量和快速响应场合,热电阻则适用于需要高精度、稳定性强的测温场景。
在选择和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工控E站
迈格仪表小课堂